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
國家軟巖工程與深部災害控制學會常務理事單位
點擊數:59 來源: 國家發改委
香港大公文匯記者:請問在人工智能和其他產業融合方面,有哪些支持經濟發展的亮點?
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超:科技要能夠為人類造福,早在2018年,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要以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各產業變革,要推動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、學習、生活中的深度應用。而今,隨著人工智能應用不斷拓展,各行各業涌現出一系列借助人工智能提升效率、優化體驗、重塑模式的案例,在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,加速各領域科技創新突破、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,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。比如,有的制造業企業依靠AI檢測、AI輔助決策等,良品率大幅提升,有的提升幅度達到30%,研發成本降低70%;有的電網企業通過智能調度,電力調度轉供效率提升30倍;有的金融機構借助AI實現貸款申請智能化審核,可以把貸款審批時間從幾天縮短至幾分鐘;又如,有的醫療機構通過AI輔助,使癌癥早期檢出率提升25%,基層醫院醫生和名醫智能體能實現“隔空會診”,抗生素設計成功率提升10倍以上;一些地區借助AI輔助,山區孩子能與名校共享優質教育資源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。
人工智能領域的飛速發展,得益于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等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,也得益于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完善。按照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近年來,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協同推進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,不斷完善政策體系、加大支持力度,全力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,全社會初步形成共推“人工智能+”的良好氛圍。比較突出的是以下幾個方面。一是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進程明顯加速。聯合22個部門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業應用專項行動,組織實施攻關專項,加速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藥、新材料等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商業化應用。二是“人工智能+”降本增效作用逐步顯現。中央企業和行業重點企業全面行動,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破解實踐中的痛點問題,人工智能技術從智能客服、文檔整理等基礎場景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,對經濟發展貢獻度逐步提升。三是因地制宜探索特色示范應用。我們會同行業部門分類分行業統籌指導,因地制宜找準“人工智能+”發力點。比如,安徽積極推進招投標領域大模型應用,AI評標可達到業界熟練專家水平;又比如,山西推動人工智能與煤炭行業全產業鏈深度融合,一半以上煤炭產能實現智能化開采。四是人工智能終端新產品新場景競相涌現。智能手機輕量化部署國產大模型、實現功能拓展,AI眼鏡等智能穿戴產品不斷涌現。人工智能終端產業規模有望迎來“排浪式”增長。
下一步,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推動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場應用,用好用足“兩重”建設和“兩新”政策,推動“人工智能+”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。
新華社中經社記者: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“綜合整治‘內卷式’競爭”,能否介紹一下有關工作安排?
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超: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是大家都十分關注的一件事。對此黨中央、國務院已作出明確部署。當前,中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,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,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。在這個過程中,確實有一些行業出現結構性問題,有的盲目跟風投資,有的跟不上技術更新迭代節奏。一些企業陷入“內卷式”競爭,有的以低價、超低價、甚至低于成本價格銷售,有的制假售假、以次充好。這些都突破了市場競爭的邊界和底線,扭曲了市場機制,擾亂了公平競爭秩序,必須加以整治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方面,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,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,針對問題癥結,因業施策、對癥下藥,標本兼治化解重點產業結構性矛盾,促進產業健康發展和提質升級。
一是堅持創新引領,加快產業轉型升級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,支持企業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,增加高端產能、優質供給,不斷開拓多元化市場,增強發展韌性。
二是加強地方約束,加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。今年1月,我們印發《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(試行)》,要求各地區不得突破國家規定的紅線底線違規實施財政、稅費、價格、土地、資源環境等方面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,并針對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屢禁不止、花樣翻新等情況,集中力量開展攻堅整治。
三是優化產業布局,遏制落后產能無序擴張。發揮質量、標準支撐作用,以市場化方式促進兼并重組,加快淘汰煉油、鋼鐵等行業低效落后產能;科學論證煤化工、氧化鋁等行業新增產能項目,防止盲目新建;加強行業自律,引導新能源汽車、光伏企業注重技術研發。
四是強化市場監管,凈化市場競爭生態。重拳整治劣質低價等市場亂象,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和價格違法行為,堅決打擊侵權假冒、制假售假行為,加大質量監督檢查力度,共同維護公平競爭、優勝劣汰的市場秩序,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活力和作用。